編舞 | 布拉瑞揚‧帕格勒法
燈光設計 | 李建常
音樂設計 | 曾志浩
#不懂 與 #為什麼會不懂?先去投幣式卡拉OK唱歌,把話講開。
布拉瑞揚舞團創團至今,#在生活裡認真 #在作品中誠實,我們認真感受,也希望在其中找出某種可能與答案,#生活的樣子是什麼 #我們是什麼 #社會要我們成為什麼 #是否會有一個誠實的答案回應我們。《#是否》以現今流行用語「#」(hashtag標籤符號),試圖回應在種族、城鄉等種種現象與議題,而舞者也以自身經歷,嘗試為各自的故事進行發聲。
《#是否》是舞團第六個作品。2019年6月於雲門劇場首演後,陸續受邀2019年臺東縣原住民族日,連續兩屆Taiwan PASIWALI Festival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,2020年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。作品中寫滿舞者心聲的灰牆分別在2021年受邀於臺南美術館二館「不適者生存?Survival of the Exceptional」,以及2023年「台灣文博會—野性博物館」展出。
我們創作跟生活有很大的連結,是密不可分的,特別是在台東,在這個舞團,《#是否》的產生也因為生活。這群舞者很愛唱歌,「誒是否…」,你就知道等一下就是要去卡拉OK,台東最多的就是這種卡拉OK,你投十塊錢,可以唱一首歌。排練很辛苦,下班還要去卡拉OK,我就很納悶:「不累嗎?」當我跟著去卡拉OK,那裡比我想像的還精彩。就在那一刻,我就在想如果能在我們的作品被呈現的話,應該還蠻特別。回到排練場,我就說:「好吧!我們就排這個作品。」我給他們一個功課,如果要唱一首歌,會唱哪一首歌?為什麼是那一首歌?因為這個題目,他們就開始尋找那一首歌。有了那一首歌之後,我就聽到了很多舞者的故事;家庭關係,學校被霸凌,同性婚姻……我們在創作的過程,舞者是很自然的,所謂自然,因為沒有觀眾,他們沒有保留,可是上了台,他們要保留多少?要呈現多少?都由他們決定。可以選擇用唱的,用講的,用跳的,也可以用寫的,所以他們有四種不同的方式去表達。我覺得我對他們很殘忍,因為太赤裸了,我沒有修飾他們,他們就這樣上去了。當我們想說要穿什麼的時候,當然要跟他們的歌有關,有很多是在講家庭關係,有沒有可能去找爸爸媽媽的衣服來?所以全部的人就回家找衣服,有姑姑、阿姨的,有爸爸,媽媽,還有阿嬤的,還有舞者帶回學生制服。
舞作到了七彩霓紅燈一開,卡拉OK店開門,形形色色各種人進來唱歌,老闆娘的琴鍵就變成聽故事的人,最後老闆娘講了一個很重要的話:「哭沒有關係,大聲地哭,但不要忘了,你還可以笑。」
《#是否》的那面牆,舞者到底寫了什麼?那是作品最後一個段落。謝幕,觀眾離開劇場前,會走向舞台,把那面牆從頭看一遍,那時才是演出的結束,觀眾帶著那些文字離開劇場。
舞者一直都很關心社會議題。我們回台東創立舞團,正式排練第一天我們就出去抗議遊行,篤定了這個舞團跟社會必須有很大的連結,我們不只是在跳舞,還要去關心關照每一個人,如果我們有能力的話,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。
2019/5/24 淡水雲門劇場
2019/8/4 Taiwan PASIWALI Festival 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—台東森林公園
2019/8/16 臺東縣原住民族日—TTstyle原創館
2019/11/8 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歌劇院
2020/8/15-16 Taiwan PASIWALI Festival 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—台東森林公園
2021/11/27 嘉義表演藝術中心